当前位置:

上海有多少种昆虫?超20万人次参与“上海昆虫家谱”项目

网上祭祀,网上祭奠,线上祭祀,线上祭奠 2024-03-19 58 0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与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活动现场 本文图均为 上海自然博物馆 供图

在上海家谱,到底有多少种昆虫,它们又过着怎样的“都市生活”?

1月13日,“上海昆虫家谱”公民科学项目暨2023年“我的自然百宝箱”系列活动总结分享会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行家谱。活动为优秀昆虫调查团成员代表颁发公民科学家奖状及上海地区昆虫新纪录发现证书,并邀请他们讲述自然发现故事。

2023年4月至11月,“上海昆虫家谱”公民科学项目通过科普讲座、工作坊、实地采样调查等形式持续开展昆虫调查研究,发动公民科学家共同组织并参与63场线下活动,参与人数超22.7万人次,其中包括自然达人、业余爱好者、亲子家庭、校内学生等群体家谱

上海自然博物馆与大城小虫工作室、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昆虫学实验室、上海市昆虫学会联合打造“听见万物”数据平台,发动上海市民记录6000余条昆虫数据,发布的《上海昆虫名录2023版》收录3090个物种,被纳入《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5年)》家谱

11月至12月,“城市昆虫”生物多样性主题原创展览在上海自然博物馆B2中庭对外开放,参观量超29万人次家谱

活动现场

在分享环节,调查团达人们分别从昆虫饲养记录、寻找新记录的经验、野外调查记录、校园昆虫发现实践等方面,与大家分享自然发现故事家谱。分享会还邀请专家为调查团成员讲述昆虫采集标签的构成内容以及昆虫标本制作技巧和经验,以便于日后的观察研究。

“我的自然百宝箱”是上海自然博物馆自2016年起持续开展的科普品牌项目,以传递“自然·人·和谐”理念为目标,以搭建线上平台、联动线下活动、全民参与科学为主要活动形式家谱

2023年“我的自然百宝箱”系列活动着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开展“上海昆虫家谱”公民科学项目,连接公众与科研工作者,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家谱

未来,“我的自然百宝箱”将继续倡导公众参与科学研究,搭建公民科学项目线上平台,逐步从上海走进长三角地区,推动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家谱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代办视频加微信-001.jpg